人社部发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
来源:本站 时间:2022/10/24 16:38:40 次数:
12月2日,人社部发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职业资格总量减少68项,压减比例达49%。
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还有效吗?带着问题往下看
CPA考生在意的注册会计师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税务师、审计专业技术资格都在目录内,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1这些证书含金量很高值得推荐!
其中,注册会计师证书被列为准入类,定义为: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均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见序号4)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税务师、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被列为水平评价类,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社会通用性。(见序号38、49、50)
参照目录,具体调整如下:
●退出:出入境检疫处理人员资格、乡村兽医资格、注册石油天然气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除与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等密切相关的职业工种外,73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全部退出目录,不再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认定发证。
● 纳入:精算师、矿业权评估师、职业病诊断医师等专业性和社会通用性强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纳入目录。
● 纳入:危险货物、化学品运输从业人员,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等涉及人员资格的行政许可事项作为准入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纳入目录。
那么,退出目录但已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还有效吗?
据人社部《关于做好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有关工作的通知》(见下图)。
退出目录前已发放的职业资格证书继续有效,可作为持证者职业能力水平的证明。
2
注会各科目特点分析
CPA会计
会计属于六门科目的基础,也是六门科目中最难,内容最多的一科。对非财务专业的考生来说备考这一科可以对财务知识有一个基础、扎实的入门,但是由于涉及到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考点的考察,且几乎每年都考,对很多人来说是偏难的科目。
会计是花费时间精力最多的一科,有CPA上岸学员总结,会计要用时400~500小时,熟悉复试记账法;会计六要素,会计恒等式,会计分录要多写多练;长投、合并报表、差错更正等重点内容反复学习。
CPA税法
税法的最主要特点是知识点很“碎”,每个税种都涉及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地点等税收要素;考察也“碎”,经常在客观题出现细枝末节的知识点,但是它分值主要集中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重点突出。
税法的计算量仅次于财管。用时估计约200小时。税法和财管类似,要多做习题,掌握解题思路。
CPA审计
审计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是将来执业的关键。对没有审计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相当晦涩难懂。其特点是:一、术语太多不好理解,二、需要一定的会计知识基础才看得懂,三、知识点是偏理论的,但考试考察却十分灵活。因此想掌握它首先也必须多读书,多读才能知道审计是什么。
建议大家初始进入审计学习阶段,就要下意识建立审计思维。其次近两年审计的考核方式越来越趋于实务化,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活学活用,灵活答题。此外还要多深入研究历年真题的风格,攻克重点章节。
CPA财务管理
财务成本管理是注会的三座大山之一,在财管花费的时间精力仅次于会计审计,估计约400小时。财管的特点是需要记忆的公式较多,这门课的关键也是通过多做题而记住公式,然后把记住的模型写下来套数字即可。考试的计算量会非常的大,公式理解并记牢了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各种小的错误。
一般来说,财管是最容易押题的,成本分配、现金流之类的大题必考,当然也是复习的重点。成本分配要理解成本的流转过程,计算现金流就是初始期、经营期、期末三个阶段固定的套路。
CPA经济法
考经济法的同学注意了,这门科目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而且主观性弱——纯记忆的知识点在客观题中占比约40%,主观题也需要法条支撑,很多法条都是明文规定,不可随意增加自己的想法;不过经济法主观题分布历年都比较明确,对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票据法的考察占比约75%,总体来说重点章节的综合题比例较大。
CPA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如果你报考的是战略这门课,那么恭喜你,战略是六科中难度较低的科目。一般来说,只要掌握了五力模型、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公司经营环境分析和战略分析方法及运用即可。
不过,战略科目今年难度略有上升,部分知识点考察较偏,但是对于常规考点(上述知识点)仍有大量的考察。因此对于考生而言,要熟练掌握各模型或知识点背后的原因及背景,这样才更好与案例分析结合。